舰船对接是资源管理与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。对接功能主要围绕前哨站、基地与特定设施展开,通过合理部署可显著提升资源采集效率或获得特殊增益。工程舰、护航艇、巡洋舰等舰船均可参与对接操作,但需注意不同舰船的适用场景及对接后的资源分配变化。
对接的核心机制分为资源带对接与设施对接两类。资源带对接需通过前哨站建立连接,随后迁移基地至目标位置,从而将金属、晶体或重氢等资源转化为基地的固定产出。前哨站单独对接资源带仅会封锁该区域,无法提供收益,而基地对接后虽提升资源产量,但会永久占用该资源点,盟友无法继续开采。初期建议优先对接金属带以满足基建需求,后期则可转向晶体或重氢带以支持舰船生产。
设施对接则需针对地图中的中立建筑,如舰船维护设施、空间哨站等。此类对接无需迁移基地,仅需在前哨站覆盖目标建筑后激活指令即可生效。舰船维护设施可提升10%维修速度,空间哨站则提供额外电子货币产能。工业加工站虽能减少小型战舰生产时间,但需击败驻守敌对舰队才能解锁对接权限。这类设施通常需派遣巡洋舰或更高级别舰队攻占,战术价值较高。
护航艇与工程舰在对接过程中承担关键角色。护航艇凭借高机动性适合快速部署至偏远对接点,而工程舰则负责前哨站的建造与维护。部分高级工程舰如X10系列因仓储容量大,可优化资源运输效率,但需消耗更多指挥值。若需同时执行采集与对接任务,建议将工程舰与AC721运载驱逐舰混编,以减少往返时间。对接系统的策略性体现在资源与战力的平衡。过度依赖基地对接可能导致资源短缺,而忽视设施对接则会削弱舰队后勤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