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体产量达到750是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,需要合理规划资源采集和建筑升级。晶体主要用于生产多武器系统的舰船,可以通过晶体带或尘埃资源点开采获取。前期建议将工程船分配为1金属、1重氢、6晶体的比例,这种配置能较平稳地过渡到驱逐舰生产阶段,同时为后续发展积累足够的晶体储备。
提升晶体产量的核心在于优化采矿效率。工程船的技术值升级应优先点出采集加速和仓库强化模块,前者直接提升单位时间采集量,后者减少往返基地的频率。需计划圈布置时应尽可能覆盖更多高等级晶体矿点且避免重叠,否则会浪费有限的前期计划数。采矿平台的建造是中期关键,初级平台可提升10%采集效率,中级平台允许两队工程舰同时作业,并能降低1级开采难度。
建筑升级顺序对晶体产量任务有直接影响。晶体合成工厂是必须优先升级的建筑之一,建议在基地升至四本时同步提升其等级。联络指挥中心也应尽早建设,便于通过外交手段获取额外资源。贸易管理中心可用于兑换短缺的晶体资源,但需注意资源更新存在1-2小时的延迟。前哨站建成后应立即迁移至资源富集区域,这对稳定晶体供应至关重要。
资源管理方面需注意晶体矿的储量并非无限,单个矿点开采完毕后需要及时转移工程船。高级采矿平台能直接将资源转化为库存,但建造消耗巨大,建议在七本后考虑。工程舰与AC721通用型运输舰混编可显著提升运输效率,这种组合能缓解前期工程船仓库容量不足的问题。在护盾失效期要特别注意防范工程船被袭击的风险,这会导致晶体采集进度严重滞后。
最后750晶体产量是阶段性的发展目标,不应为此过度消耗动员令或打乱整体升级节奏。保持每日动员令的购买储备,在关键建筑升级时集中使用加速道具,这种策略比临时突击采集更可持续。当游戏进入中后期,采矿平台等级提升和高级工程船解锁,晶体供应会逐渐趋于稳定,应转向更宏观的资源平衡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