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门建造必须选择重力井范围外的太空区域,这是建造的基本前提。星门作为巨型设施,需要开阔的空间以避免引力干扰,且无法直接建造在行星或卫星表面。建造前需通过探索确认目标区域无其他势力占领,同时需评估资源运输路径的可行性,确保建造过程中材料补给不受阻碍。选址还需考虑战略价值,通常优先选择靠近资源富集区或交通枢纽的位置,以便后期发挥星门的战略作用。
星门建造的核心条件是获取蓝图,蓝图可通过完成特定主线任务、参与联盟活动或击败高级NPC势力获得。拥有蓝图后,需在选定的坐标点部署前哨站作为建造基地,前哨站需配备工程船生产线和资源仓储设施。建造过程分为地基锚定、框架搭建、空间振荡器安装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消耗不同比例的金属、晶体和重氢资源。资源不足时可启用工程船的紧急生产指令加速采集,但会额外消耗策略值。
材料运输效率直接影响建造进度,建议组建由AC721通用型运输舰和中型工程船组成的混合编队。运输舰负责从基地或资源点运送预制模块,工程船则执行现场组装。当星门框架完成度达到70%时,需特别注意防御部署,系统会强制触发NPC劫掠者袭击事件。建议在建造圈外围布置防空型护卫舰和侦察机,优先击毁携带爆破装置的敌方工程艇。
星门激活前需完成最后的空间共振校准,该过程消耗大量重氢资源且不可中断。校准期间建造者会获得临时增益效果,包括采矿速度提升20%和舰队曲率航行冷却缩减30%,这些效果持续至星门完全激活。未激活的星门框架可能成为其他玩家争夺的目标,建议联盟成员轮流驻防直至建造完成。